繁體中文|Português|EnglishAAA
分享:
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消息 > 安全與您
安全與您

澳門燃料中途倉啟用,築牢社區安全防線 (2025-10-15)

 

青洲臨時燃料中途倉曾是澳門半島石油氣瓶供應樞紐,在過去多年承擔關鍵社會功能。但隨著澳門城市化推進,青洲區人口密度與住宅數量大幅攀升,臨時中途倉與居民社區漸趨重疊,安全隱憂與民眾遷建訴求日益凸顯,為平衡燃料供應穩定與社區安全,特區政府推動中途倉搬遷規劃;如今,位於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人工島的澳門燃料中途倉正式落成啟用,青洲臨時倉將隨用戶遷出完成歷史使命,為澳門公共安全體系補上關鍵一環。

 

回溯:青洲臨時倉的使命與現實挑戰

青洲臨時燃料中途倉設立於2011年,初衷是應對澳門城市發展的獨特需求。當時,為解決石油氣瓶、火水分散存放的安全問題,政府將其統一納入高安全規格場所集中管理,既減少了燃料運輸車輛長途往返的風險,也強化了安全監督效能,更在颱風等極端天氣導致交通中斷時,成為保障半島燃料供應的應急樞紐。

 

然而,隨著澳門社會經濟高速發展,青洲區從相對開闊的區域逐漸轉變為人口密集的居住區,臨時中途倉的“風險場所”屬性與居民生活安全需求的矛盾日漸突出。儘管該倉配備了相對高規格的消防設施與防護構件,但石油氣瓶、火水的儲存屬性,仍使其成為社區安全的潛在隱患,搬遷工作迫在眉睫。

 

行動:新倉選址、建設與運營模式創新

以保障民生、消除隱患為核心,特區政府將中途倉遷建列為重點施政任務,並確立安全優先、符合營運、便利業界的選址原則。經過跨部門多輪評估論證,2020年10月,新倉址最終定於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人工島東停車場對開近海地段——這一位置既遠離居民區,又便於燃料運輸調度,平衡了安全與實用性。

 

2023年5月,新倉工程正式啟動,2024年9月順利竣工。不同於臨時倉,新倉嚴格參照國家安全設計標準,打造“智慧化、立體化”安全防護體系,不僅構建防爆結構,還配備自動化智慧消防水砲、全域消防花灑、水簾隔離裝置,以及24小時自動火災監控系統,主動防護能力與應急處置效率均實現質的飛躍。

 

工程竣工後,公共建設局於2024年12月將新倉移交保安範疇。基於專業化管理需求,保安範疇研擬並提出“政府監管、專業運營”模式,計劃由具資格的私人實體負責日常管理。2025年3月,該模式獲行政長官批示同意;其後,保安部隊事務局、消防局依據2023年生效的《危險品監管法律制度》和公共服務判給法律,推進公共服務批給程序;2025年7月,行政長官首次依據該等法律,將新倉管理經營權批給一家在燃料存放監管、作業經驗及應急處理領域具備特別技術資格的私人實體。這一模式既明確政府與該實體的權責邊界,又借助專業力量提升管理水準,標誌著澳門燃料管理正式邁入“規範化、專業化”新階段。

 

協作:多部門聯動確保平穩投用

在行政長官批准新倉相關公共服務後,保安部隊事務局迅速推進後續工作,並於8月8日與獲批私人實體正式簽署《澳門燃料中途倉管理及經營批給合同》。為確保投用順利,多部門同步行動,提前完成新倉周邊道路規劃、路障清理與交通路牌增設,並與經營實體開展多輪溝通,協調解決行政手續、人員配置等前期問題。8月28日,澳門燃料中途倉正式投用,獲批給的管理實體當日進駐,並立即啟動人員專業培訓、內部事故演練,同時推動各分租戶遷入籌備。

 

為進一步提升業界的安全意識,8月29日,消防局聯同治安警察局針對石油業界舉辦專題講解會,詳細解讀新倉進出路線、行車指引、應急聯絡機制,並結合交通事故案例,宣傳交通法規與處罰條例,從源頭強化運輸從業員的安全與守法意識。9月16日,消防局再聯同管理實體、治安警察局,在新倉內開展高規格火警聯合演習,通過模擬氣瓶洩漏、火災蔓延等突發場景,不僅檢驗了安全設備的效能,更優化了部門間的溝通協作流程,為應急處置築牢協同防線。

 

為實現遷入有序、遷出順利,10月3日,保安部隊事務局、消防局與經營實體召開三方工作會議,最終敲定搬遷方案,各燃氣商戶將在10月中下旬分批遷入新倉營運,青洲臨時倉則同步啟動遷出程序,確保燃料供應不間斷、安全風險零遺留。

 

長遠:構建常態化安全監管體系

隨著《危險品監管法律制度》的全面實施,澳門危險品管理已步入常態化、規範化軌道,但安全工作“永遠在路上”,對新倉的管理,特區政府確立嚴監管、長跟進原則,消防局與保安部隊事務局將通過不定期巡查、常態化消防演習,持續監督經營企業履行批給合同;若發現違規行為,將立即要求採取糾正措施,並依規啟動處罰程序,確保新倉營運全程符合安全標準。

 

未來,特區政府將始終堅持民生為本、安全至上,以澳門燃料中途倉啟用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危險品管理的硬件設施、創新管理模式、強化監管體系,持續提升安全管理水準。最終目標,是為澳門居民營造更安心、宜居的生活環境,為城市長遠穩定與和諧發展築牢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