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主導,打防並重,標本兼治取締”換錢黨”犯罪 (2025-09-15)
近年,隨着旅客人數持續增長,活躍於本澳娛樂場及周邊設施的“換錢黨”人數逐漸增多,不僅擾亂公共秩序,更衍生盜竊、搶劫、傷人,甚至殺人等嚴重犯罪,嚴重影響治安穩定。
長期以來,由於缺乏具針對性和足夠阻嚇力的法律工具,儘管警方持續打擊,“換錢黨”仍屢禁不止。隨着《打擊不法賭博犯罪法》在2024年10月29日生效,新增“經營為賭博的不法匯兌”罪,為整治該治安問題,以及遏止相關犯罪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礎與依據。司法警察局貫徹情報主導,調整打防策略,深化執法協作,以高壓態勢嚴厲打擊相關犯罪,取得一定成效,最大程度壓縮“換錢黨” 的犯罪空間。
“換錢黨”的滋生成因與多重危害
“換錢黨”的出現,是由於內地和澳門外匯管理體制有別,不法分子窺準內地旅客在澳參與博彩或購買奢侈品等高消費活動時需要大量現金,多年來勾結跨境地下錢莊肆意進行不法匯兌活動,如早年組織“撳機黨”利用大量內地銀行卡在本澳櫃員機跨境提現,再安排人員在娛樂場為賭客匯兌,又或在娛樂場周邊店鋪利用經改裝的POS機刷卡套現等,上述情況在警方持續打擊以及2017年5月櫃員機全面引入KYC技術(臉容辨識功能)後式微。
不法分子為繼續牟取豐厚利益,2018年以來改以螞蟻搬家形式從不同渠道將現金攜帶來澳,再派人在本澳娛樂場內外以低於牌價的匯率引客交易,由於不法利益龐大、違法成本低等因素,“換錢黨”呈現團伙化、職業化趨勢,違法人員日益增加,運作方式越發隱蔽,對娛樂場治安和公眾人身財產安全構成巨大威脅。同時,“換錢黨”更勾結電訊網絡詐騙、清洗黑錢等犯罪團伙組成黑灰產業鏈,嚴重損害我國經濟安全和金融秩序。
推動刑事立法革新破解防治困境
在《打擊不法賭博犯罪法》生效前,儘管警方一直大力打擊“換錢黨”,但由於多種因素尤其處罰力度不足、專門法律缺位,令執法成效受到極大局限。一方面,“換錢黨”僅屬行政違法行為,處罰力度不足,對涉案資金難以扣押,阻嚇力有限。另一方面,雖然警方不斷打擊,以從事與旅客身份不符活動,對違法人士採取遣送原居地、禁入境等可行措施,但不法團伙仍能迅速派員替補,顯示處罰成效及防治力度不足。
為此,保安範疇自2023年積極推動“換錢黨”刑事化,分析及提出具針對性的建議,並配合權責部門開展立法工作。上述法律的出台,為整治“換錢黨”亂象帶來助益。一方面,經營為賭博的不法匯兌可處最高五年徒刑,警方依法開展偵查工作及拘留行為人,阻嚇力顯著提升;另一方面,警方依法扣押犯罪資金,對“換錢黨”的資金鏈及相關黑灰產業產生更大威懾效果。
依法嚴格執法 構建“打防並重”治理體系
司警局運用上述法律加強執法力度,完善偵查取證措施,並與博彩監察部門及業界加強溝通合作,以情報為主導精準打擊不法匯兌活動。由上述法律生效至今年7月底,司警局共拘捕597名“換錢黨”,涉及387宗案件,查扣逾5,600萬港元現金及逾1,500萬港元現金籌碼。
與此同時,司警局與境外執法部門保持緊密情報交流,成立專案組深入追查幕後團伙,標本兼治,全面取締不法匯兌犯罪。在去年與內地警方合作瓦解多個“換錢黨”相關地下錢莊及跨境團伙的成功基礎上,去年11月司警局與內地公安機關開展第五次“清蟻行動”,將13名“換錢黨”移交司法機關偵辦;今年,司警局再與內地警方協同開展兩次聯合收網行動,瓦解三個相關跨境犯罪團伙,執法取得良好成效。
另一方面,司警局貫徹打防並重方針,持續開展預防不法匯兌專項防罪宣傳行動,在入境口岸、酒店接駁巴士站點、娛樂場內外向旅客講解相關法律規定及犯罪風險,呼籲切勿助長犯罪;推動業界善用局方防罪資源,在場內外恆常展示防罪訊息;為休閒企業員工舉辦防罪工作坊,提升從業員察覺和舉報犯罪的意識及能力,警企合作構築多方位防罪屏障。
常態化管控切實消除治安風險
因應警方嚴厲執法,近月“換錢黨”的活動空間已被進一步壓縮,但仍有部分“換錢黨”改用更隱蔽方式作案,例如在車輛內交易、利用車輛運送現金等,企圖躲避偵查。同時,“換錢黨”的存在基於旅客對現金的需求,而部分旅客依然漠視不法匯兌的違法本質及犯罪風險,繼續與“換錢黨”交易,因此可以預見,打擊“換錢黨”屬長期挑戰,不能鬆懈。
司警局將持續檢視法律實施情況,優化執法工作,調整策略部署,以強而有力、無間斷且精確的行動,打擊不法匯兌及跨境犯罪,致力減低“換錢黨”衍生的治安風險,維護社會安寧和公眾安全,為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更安全、更有序的環境。